为弘扬劳动精神,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,4月15日,我校学生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"校园橱窗焕新行动"。学生们手持刮刀、清洁剂,对分布在教学楼、宿舍、图书馆等区域的20余处公共橱窗进行了深度清理,铲除陈年胶质残留,揭下褪色旧海报,以双手为校园"擦亮文明之窗"。
胶痕里的"劳动课":从细节感悟责任担当
活动现场,学生们分成小组,面对橱窗上顽固的胶质痕迹,从起初的手忙脚乱逐渐摸索出技巧:先喷水软化胶渍,再用刮刀斜45度均匀发力,最后用酒精棉细致擦拭。有学生坦言:"本以为只是简单撕海报,没想到残留胶痕清理这么考验耐心。连续刮了半小时后,看到玻璃透亮的那一刻,成就感特别真实。"
物管人员介绍,这些橱窗因常年张贴活动海报,积累的胶质层最厚处达3毫米,清洁难度远超预期。但学生们始终无人抱怨,反而自发研究工具改良,用废弃卡片自制"胶痕铲",展现了解决问题的创造力。
劳动教育"必修化":从实践到价值观的深层链接
本次活动是大学"劳动教育主题月"的重要环节。带领此次活动的方露老师表示:"劳动不仅是体力付出,更是价值观的塑造。当学生俯身清理自己每天路过的橱窗时,他们开始理解校园维护的不易,进而培养起主人翁意识。"
橱窗映初心:劳动精神照见成长
活动结束时,学生处处长林岳表示:"擦亮的是橱窗,点亮的是心灵。",这种"沉浸式劳动"能有效打破"重脑力轻体力"的偏见,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锤炼坚韧品格,当青年懂得用双手创造美好,便是劳动教育最生动的注脚。
未来,学校将继续拓展劳动教育载体,让"劳动最光荣"的理念深植于青年学子的成长基因中,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筑牢根基。
(图/文:方露,通讯员:程新洲)